安然
前些日子出差,路上大家聊天說起鄰居關系,有位美女聽到這個話題,立馬有些激動了,她說為了鄰居直接選擇了搬家,我們很是詫異,搬家可不是小事啊,估計這鄰里關系已經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。原來她家樓上的鄰居家里經常來客人,玩得很晚且吵鬧聲音很大,根本不顧及對鄰里的影響,找過幾次,剛開始態度還好一點,后來直接漠視,態度也變得蠻不講理,甚至還找人來恐嚇她。她又氣又急,這樣的鄰居誰能受得了?無奈,她和老公商量只好考慮搬家了。我們紛紛譴責著這個奇葩的鄰居,也很理解她的無奈,聽她說起這些事,絲毫沒有氣憤,更多的是感慨:有一個好鄰居是多么的溫暖。
我出差回來的第二天,中午回到母親家,進門看到餐桌上有水果和糕點,問母親:“今天家里來客人了?”母親回答說:“沒有客人,是樓上新鄰居給的。”我還在納悶,母親繼續說著:“樓上新來的鄰居是年輕小兩口,上午來敲門說是近期家里要裝修,噪音會影響到咱家,請多諒解,還特意送來了水果和糕點”。“她們一家人都很客氣,帶的孩子也很有禮貌”。我聽了后很吃驚,想起這樣一句話:“同樣是兩口子,做人差距咋就這么大呢”!
真是同樣都是鄰居,差別怎么這么大呢?然后我就和母親說起了昨天的事,她聽了后很生氣,叨叨著遇上那樣的鄰居真是太倒霉了。因為母親是個熱心人,搬過來這幾年和鄰居相處融洽,經常與鄰居們分享有機蔬菜,還有她親自做的煎包年糕等,鄰居們對她也很尊重和照顧,整個單元的鄰里關系充滿了和諧與融洽。
俗話說“遠親不如近鄰,近鄰不如對門”,同樣是鄰居不同的處理關系方式,結果迥然不同。我懷念小時候的鄰居,彼此之間的距離很近,像個大家庭,大人們平時互相幫助照看孩子,有好吃的常常一起分享,如哪家有事有困難,紛紛援手相助。偶爾也會有矛盾,但總會有熱心鄰居積極協調,大家用樸實的愛心默默的溫暖著鄰里間的那份真情。而今住在高樓大廈里的鄰居們,大都來自不同的城市或單位,每日奔波忙碌,偶爾會邂逅在電梯,狹小的空間似乎讓人缺少了安全感,或多或少增加了警惕感,住在對門的鄰居好久都見不了一面,居住環境的變化改變了鄰里間本該有的親近和友情。
如今和諧的鄰居關系對我們越來越重要,鄰里之間的認識與了解需要更長的時間,這就更需要我們每一人都努力去做一個好鄰居。首先對鄰居要以禮相待,平易近人,見面時多主動打招呼,平時對鄰居不要苛求,遇事互相幫助。如有小孩子的,平時多教育孩子養成在家中輕拿、輕放、輕聲走的好習慣,減少噪音對鄰居的影響。如果對鄰居造成較大影響了,主動好言好語解釋,避免矛盾的發生。家里養寵物的,要規范飼養,杜絕影響到鄰里尤其是老人或小孩;如有興趣愛好或生活習慣有差異的,注意避開鄰居們正常休息的時間,避免驚擾到鄰居;電梯口隨手幫鄰居提一下東西、自覺愛護公共衛生等等,這些都是鄰里關系相處中點滴生活細節,也是鄰里關系和諧的潤滑劑。
鄰里和諧人人期盼,鄰里和諧人人有責,做個好鄰居,有個好鄰居,用坦誠寬容的心與鄰居相處,一起努力共同營造和睦友善的鄰里關系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