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祥梅
去年疫情嚴重期,神獸們歸籠在家,為拓展孩子興趣,爸爸買了一副象棋。在爸爸理念里:象棋可以鍛煉大腦,開拓思維,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。
最初孩子應該是以玩的心態在跟爸爸“裝模作樣”的下棋,在爸爸的耐心教導下孩子很快記住了常規的“馬跳日,象走田”基本走法。那時爸爸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,夸贊兒子領悟能力強,對兒子的“棋藝”充滿了信心和期待,甚至萌生出“如果一兩年后,孩子能和他水平差不多,就重點培養孩子去學象棋”的想法。
漸漸地下棋成為了孩子的一種興趣,每天都要纏著爸爸與他過“兩招”,爸爸也樂在其中,教他怎么布局,車馬炮之間走棋怎么協調配合,進攻的時候子力如何合理搭配,就像要把畢生所學都要傳授給孩子似的?僧吘购⒆舆不滿6歲,他可能只是覺得好玩,哪懂什么布局。爸爸的急于求成,讓父子間的棋局有時也會出現不和諧的局面,比如:爸爸嫌棄孩子專注力不夠,老是盲目的走一個棋子等。每次我都盡量提醒,不要刻意的追求棋下的好壞,寓教于樂,不能打消孩子對象棋的積極性。就這樣在父子間棋局的不斷地較量下,一位“小棋士”茁壯成長。
春節在老家,小棋士主動挑戰他爺爺,起初爺孫倆的一局棋很快便以爺爺勝出結束,小棋士也不氣餒,總是說:“我現在還小,等我學的知識多了,肯定能下過爺爺和爸爸”。果不其然,在爸爸的指導下,小棋士棋藝有了明顯進步,用爺爺樸素的話來說:“幾天的功夫,眼神好使多了,棋看的全面了”。爸爸不在家時,孩子有時也會邀請我和他下幾局,我自認為對象棋也略懂一二,對付他應該綽綽有余?蓭撞狡逑聛,就被吃了大子,看來象棋不是會走就能下好的,更需要謀略布局。
棋如人生,人生如棋,人生就是一盤棋,要通盤考慮,全盤謀劃。正如棋子的進攻和防守各自分工,進攻的棋子可瞬間防守,防守的棋子又可輔助進攻。對待生活中的諸事,我們也應該辯證看待,做到進可攻,退可守。人生之路漫長而奇妙,希望我家小棋士不但能把象棋下好,更重要是走好人生路。
|